新闻动态
特种机器人标准化工作会议在深举行 推动标准化及行业融合
为促进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团体标准工作委员会特种设备用机器人标准化工作组(以下简称“工作组”)首批团体标准的制定工作,推动机器人标准化进程和行业高质量发展,8月29日,工作组团体标准立项评审会议在深圳召开。
为促进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团体标准工作委员会特种设备用机器人标准化工作组(以下简称“工作组”)首批团体标准的制定工作,推动机器人标准化进程和行业高质量发展,8月29日,工作组团体标准立项评审会议在深圳召开。

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丁宁对各位专家和代表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就机器人未来的发展趋势、当前行业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丁宁表示,特种机器人的研发应聚焦于提升产品的智能性,使其达到具身智能水平,这包括增强机器人的感知能力、决策能力和执行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物理环境和任务需求。在研发过程中,也要注重硬件和软件的结合,形成更为全面且强大的解决问题能力,并推动相关产业链的构建和完善。
据了解,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AIRS)已经在特种机器人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AIRS研发的“攀登者号”桥梁主缆检测机器人等已投入使用,产生了社会价值。
工作组主任委员刘进长从立项的必要性、标准牵头单位的行业代表性等多个角度对团体标准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他表示:“工作组应进一步发挥专家的智库作用,促进特种设备、特种场景与机器人的深度融合,积极发挥团体标准的作用,迅速响应市场需求,积极填补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的空白,凝聚行业力量,规范行业发展,助力国家高质量发展。”
会议中,标准牵头单位就《煤矿井下管道安装机器人技术条件》等七项团体标准的项目背景、立项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主要研究内容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汇报。工作组成员对各申请标准项目的完整性、规范性以及对行业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全面评估,并在充分深入的讨论后提出了审查意见。
会议由工作组秘书长曾远跃主持,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组织承办。来自标准起草单位的代表以及工作组成员共计40余人出席了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