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AIRS在人民日报旗下理论学术刊物《学术前沿》发表论文《具身智能标准体系发展研究》
最近, AIRS具身智能中心主任刘少山博士与常务副院长丁宁博士共同在人民日报旗下的理论学术刊物《学术前沿》发表论文《具身智能标准体系发展研究》,详细描述具身智能标准体系发展对我国具身智能产业升级的重要性。
《学术前沿》杂志2012年创刊,由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以“对重大现实和理论问题的学术分析”为定位,侧重为政策决策提供学理支撑,是中宣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课题成果唯一指定发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建设国际一流学术期刊帮扶计划”重点扶植对象,国家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工程重点支持对象,2013年入选南京大学CSSCI扩展目录。
《具身智能标准体系发展研究》一文详细探讨了具身智能标准体系的发展,旨在通过标准体系的建设与实施大幅提升我国具身智能产品的性能与质量。本文首先介绍了具身智能技术,特别是如何将人工智能融入机器人等物理实体,使其具备感知、学习和与环境动态交互的能力。通过分析当前具身智能供应链的分布,本文总结了我国在全球具身智能供应链中具备显著优势,并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然而,性能与质量问题仍是制约我国具身智能产业发展的关键。相比海外厂商,我国的具身智能供应链产品在性能与质量上存在不足。因此,本文探讨了标准体系建设对于提升整体行业性能与质量的重要性。特别是提出了场景驱动的标准体系建设,从零部件、整机、应用场景、群体智能等多个维度定义标准。最后,本文提出了具身智能标准体系发展的具体建议,包括测试场的搭建、认证流程的优化以及计量标准的发展,以推动我国具身智能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笔者对具身智能标准体系发展提出具体的建议与展望,特别建立集成了机器人计量校准、性能功能测试、产品认证的一站式平台以提升我国具身智能机器人产品性能与质量,以及加快我国具身智能机器人产品进入全球市场流程,从而在技术性与经济性两个方面上提升我国具身智能产业竞争力。
计量服务是标准体系的精确支撑:计量服务包括对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系统的精度校准,确保所有测量设备和仪器符合国际计量标准,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校准证书,为具身智能机器人产品质量和测试结果提供可靠保证。
测试服务是验证标准实施效果的手段:测试服务将提供全面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功能以及性能测试,包括核心零部件和整机的功能验证和可靠性测试,确保产品符合标准。测试服务涵盖环境适应性测试、寿命测试、抗干扰测试、负载测试等,确保具身智能机器人在各种工况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认证服务是标准体系实施的保障:认证服务将协助具身智能企业进行产品认证,提供从申请到审核的全程指导,提高具身智能产品市场准入速度。认证服务帮助具身智能企业在全球市场上获得认可。
标准体系与计量、测试和认证一站式服务相辅相成,这两者的发展是一个迭代进化的过程:一方面,标准体系提供了明确的技术规范和质量要求,没有标准体系,测试和认证就失去了依据,计量服务也难以保证其准确性和一致性。另一方面,在计量服务过程中,如果反馈某些标准规定的测量方法或参数不够精确或难以重复,这些反馈有助于标准体系技术参数上的修订。测试服务通过实际测试,提供了大量关于产品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的数据。这些数据可以提升标准体系的覆盖率。认证服务在执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标准规定不明确、执行难度大或与实际情况不符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发现和反馈,对于标准体系的迭代和改进具有重要作用。
今年,AIRS以《具身智能标准体系发展研究》为基础研究成果将汇集成书,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具身智能标准体系与测试方法》一书的编写旨在满足具身智能技术快速发展及其标准化需求日益迫切的时代背景,同时为行业提供科学系统的理论框架与实践指南。
当前具身智能行业在技术性能、质量管控、供应链优化以及国际竞争力等方面仍存在标准化缺失和统一性不足的问题,严重制约了技术的广泛应用和高效落地。本书通过系统梳理具身智能标准体系的核心方法与测试策略,致力于解决这一关键痛点。通过对具身智能标准化体系的全面剖析,涵盖从原理、方法到实际应用的各个方面,本书不仅聚焦行业痛点与瓶颈问题,还前瞻性地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旨在为读者提供完整的技术图景和实践路径。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产业实践,本书都能成为推动具身智能技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参考,为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智能产业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