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5月28日,由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AIRS)、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IDEA)联合举办的2023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国际研讨会(AIRS2023)在深圳举行。
大湾区之声
变!变!变!11月3日,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主办,21世纪经济报道、广东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承办的“2022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经济高峰论坛”在深圳、香港两地以“线上+线下”方式举行。
南方日报
香港青年林天麟:我在深圳龙岗做机器人从深圳河高空俯瞰,深港两城一河之隔、山水相连。香港回归祖国25年来,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全新坐标系下,深圳吸引了一批又一批香港青年“过河”来此,创造属于自己的深港“双城故事”。香港青年林天麟就是其中一员。
“经过近10年发展,深圳智能机器人的产业链已经发展得较为完善,从上游的核心零部件、中游的本体制造、下游的系统集成服务等环节,均有布局,从工业机器人到商用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等非工业机器人,增量迅猛。”
全球最高桥梁第140位的武陵山大桥和第68位的细沙河特大桥横跨在渝湘高速公路上,2021年11月,桥梁斜拉索检测机器人CCRobot在脏污、湿滑、甚至长满青苔的两座桥梁拉索上,以10-30米/分钟的检测速度爬行,对两座大桥的236根吊索、斜拉索进行检测,协助排查出刮伤、开裂、挤压变形、凹坑、污损等上千处病害。
“鹏程青耕”二代——世界第一款全流程自动化鼻咽拭子采样机器人6月在深圳市罗湖医院集团黄码区亮相。这款机器人可以完全替代医护人员,完成鼻咽拭子采样的所有工作。
今年6月,在医学伦理批文指导下开展样机测试,截至6月14日,已完成634人次临床前志愿者测试。此前,该采样机器人已在罗湖医院集团开展临床前测试。
凤凰卫视-正点播报
粤港澳科研合作大湾区内开花结果 “科研在港澳、转化在内地”过去三年,有越来越多粤港澳合作的科研项目,在大湾区内开花结果,尤其是人工智能领域,已经有来自香港高等院校的团队,与深圳共同设立专项的基础研究机构,展开前沿技术的探索和应用。